《学习高中物理会有哪些坑?》连载文章将会分享一些学习高中物理时所面临的典型问题与困惑。欢迎大家关注“因物悦理”,我将持续分享高中物理的干货哟。
“手机好像响了”、“有人在敲门”、“Ta好像喜欢我”......生活中有太多的错觉,不知你中了几个。
沙漠里见到水,大部分时候是错觉
来到学习领域,最大的错觉就是:好像听懂了,好像看懂了!但是很多时候却是脸都被打肿了——做了就错......
你先想想,做题的过程有什么特点?是不是就是你看到问题了,然后就去找相应的方法、规律,最后就像螺丝刀拧螺丝钉一样把问题给解决了?知道了这个过程,你就会找到做不对会出现在哪几个环节。
首先是你看不懂问题。你可能不服气,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点——每个字拆开了你都认识,组成一句话你就像是在破解密码!
这说明你没办法把文字里的物理术语转换成可以理解的景象,当然做不对啦。好比你看一本菜谱,上面写到要滚刀切、焯水、勾芡收汁...,你要是一个新手,多半就会挠头了。
不过呢,既然你到了听得懂、看得懂的阶段,那么做不对的原因主要就是找不到相应的方法与规律。
还是拿拧螺丝钉这个例子来说。现在螺丝钉给你了,你得给我找个螺丝刀把它拧好!你要是不熟悉螺丝刀的特点,你是不是得挨个的试?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尝试好久都不行,你会不会很沮丧?会不会失去耐心?如果天天让你干这种事,你是不是慢慢的就对物理不爱了?
还有一类人就是螺丝钉拧得还不错,脑袋瓜子也机灵,螺丝刀的特点也都了解于心,可是不善于把螺丝刀分类,胡乱地到处扔。你说说,真要来了一颗螺丝钉要拧,你能第一时间找到正确的螺丝刀?你若不是邋遢的天才,这种无序的状态只会让你低效
老师给你讲的问题好比是左边这颗短的螺丝钉,而你自己另外遇到的问题好比是右边这种长的螺丝钉。两者的区别就是螺丝钉的长短不同,你还是用的同一个螺丝刀沿同一个方向去拧它。可是你要是不会举一反三,只好两手一摊,干不了。
所以呀,要想摘掉水货“懂王”的帽子,关键就在于平时及时的梳理归类,及时的总结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平时拧螺丝钉的时候,别只顾着拧,还要善于把每种螺丝刀的特点多了解了解。扁平的螺丝刀、十字型螺丝刀、六边形螺丝刀分别对应什么样的螺丝钉;即使螺丝刀的刀头形状一样,是不是还得分大小?
平时做了有心人,把这些差异都给整理清楚了,这样的话,来了一颗螺丝钉,你就能很快知道该去找什么类型的螺丝刀。至于怎么梳理与总结,我在后续的文章里再说。
这里暂且告诉你一个判断梳理与总结是否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能独立的、从头到尾的完成一个相似的问题(甚至是相同的问题),说明你的梳理总结就是有效的。否则,要么是你的梳理总结无效,要么就是梳理总结的还不到位,没把自己的短板完全挖掘出来。
请注意独立与从头到尾。你想想看,假如你要学会自己做饭,无论你看了多少菜谱、受到多少大厨的指点,最后是不是都得一个人把一道能吃的菜给做出来?
即使菜谱写得再好,可是你因为怕水冷、怕刀切破手、怕热油乱溅,你就去跳过这些环节吗?请问,你不自己面对这些环节,谁去面对?如果你不亲自面对这些环节,难道你准备要画饼充饥吗?拜托,学做饭的人是你,不是别人啊!
当你独立的把一道菜完完整整的做出来了,你才能说你基本学会了做饭。那么后续的任务就是利用同样的办法去学习更多菜的做法。
回到学习中来,当你把看得懂、听得懂的东西都及时的总结了,做到不只是眼睛懂、耳朵懂,而是让你的头脑懂了,你觉得你还会做不对吗?
下一篇:瓶颈期,你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