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司机》- 第四部分:未来篇



本文由 @林威 (我的朋友)/ UnknownID(我自己)合写而成,为长篇科幻。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地面篇,UAM篇,宇航篇,未来篇。

本文最初灵感与初版大纲,以及地面篇(全部)和UAM篇(绝大部分)的作者为林威。

我在地面篇写作时加入该项目,UAM篇倒数第二章,宇航篇,未来篇,宇航篇与未来篇的绝大部分世界观设定与科技设定由我完成。

那么就开始吧。

++++++++++++

《人类司机》

小说体裁:科幻小说

主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pecies5618-01/5Lq657G75Y-45py6

(内附全文docx下载)

主连载地址:https://www.esjzone.net/detail/1635401834.html

(内附全文下载链接与备用下载链接)

++++++++++++

目录:





















未来篇-1:于星海之彼岸



未来篇-2:迷茫,与新的起点



未来篇-3:把宇宙当成家的人们



未来篇-4:刺破费米悖论的利剑



未来篇-5: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未来篇-终章:明天,你好

 ------------

《人类司机》世界观 - 大事年表


++++++++++++


正文:





















未来篇-1:于星海之彼岸



 



   “……小冰……帅小冰……”



    ……什么声音?



    …………又在哪里?



    虽说在冬眠中是不可能做梦的,但帅小冰恍惚间竟以为自己在梦境中回到了和赵帅在木星太空城醒来的时候。



   “……帅小冰,醒醒,我们回到地球了!



    ……等等?回到……地球?



    不对,这是墨心的声音!



    帅小冰费力的睁开眼睛,勉强看到墨心正飘在自己面前挥着手。她勉强转头想要看向四周,但目光却无法准确对焦。不过有一点她可以确定,自己应该是躺在星巡一号生活舱里属于她的那台冬眠舱里,但这冬眠舱却不在星巡一号之中,而是在另一艘飞船上。



   当心点,这是超长期连续冬眠之后冬眠对躯体造成的可逆轻微损伤,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仅需几天就能将其修复好。稍微等上几分钟,你的视力很快就会变得正常了。



    墨心小心翼翼的把帅小冰从冬眠舱里扶出来,慢慢带着她前去飞船的生活舱:考虑到你对冬眠损伤的抗性可能比我要低,救援飞船的AI没有在追上我们的时候就唤醒你。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回到太阳系了。



    这艘救援飞船名为星巡二号,是星巡一号的姊妹舰,在他们离开太阳系的八年之后被建成,而且当然没有装上那可恶的独立控制主板。本来等星巡一号返回太阳系之后,两艘飞船就要执行前往天苑四星的恒星际殖民任务,同时更多的恒星际运输舰也在建造之中。而星巡一号发生的事故被太阳系知晓后,星巡二号就被花时间改装为超长续航的救援飞船,以自律航行模式前去救援星巡一号。



   我们往外飞了超过三千光年,然后星巡二号追上了星巡一号,把星巡一号的生活舱拆了回来,最后减速转向,飞回地球。



   “……三千……再加三千……现在是哪一年?帅小冰用微弱的声音说着。



   有那么重要吗?对于我们来说,过了几千年和过了几千万年难道有什么区别吗?重要的是,我们真的回来了,这就够了。



    墨心正在发送帅小冰苏醒完成的详细报告,而帅小冰则努力的望向舷窗之外,那里的地球和她高中课本上的图片如此相似,她对这幅景象是那么的熟悉,却又是那么的陌生。



    她关于接下来这三天的记忆并不是很清晰,只记得每天就是医疗扫描,注射许多药物,锻炼身体,吃饭和睡觉。这些药物据墨心所说是轨道上的太空城送来的,帮助躯体适应这个时代地球的生态系统。成员生活舱一直在缓慢的加速旋转,感受到的模拟重力越来越大,直至重力加速度与地球基本相同。



   这就行了,地面对我们的评估也认为已经可以安全下地,你的冬眠损伤基本上也修复好了,我们基本上可以回地球了。



   那为什么你看上去没什么……是叫什么来着……冬眠损伤?帅小冰问道。



   被救援飞船唤醒的时候我也有受到冬眠损伤的困扰,而回程时我并没有冬眠。墨心一边说着话,一边收起他的笔记本电脑。



   我们要离开这里了?



   对,需要我帮你整理东西吗?要是忘记带走自己的东西,等下个月这艘飞船变成博物馆,再想拿回来可就困难了。



    穿梭机正在靠近星巡二号,二十世纪的航天飞机和这艘穿梭机都是底部黑色其他部分白色,只是这艘穿梭机的上还亮着一些蓝白色的RGB,两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不过穿梭机尾翼上的SSIF标志两人倒还熟悉。



    穿梭机的对接通道看上去很奇怪,舱顶,舱壁和地板表面全部由某种粗糙的灰色材质构成,而照明灯和表示地面边缘的灯条看上去都能被自动的完全收回穿梭机机舱内。



    两人坐进穿梭机驾驶舱里的两把加速椅,安全带自动放出并系紧。面前的屏幕除了SSIF的标志外什么都没有显示,两个人也不敢去动操纵杆和油门杆,好在飞行是全自动的。



    对于这穿梭机的引擎工作原理帅小冰可谓是一无所知,墨心也只是从机舱广播中的反物质引擎将切换为吸气模式推测出这引擎在大气层内会吸入空气作为工质,而在大气层外则是无工质工作模式。



    穿梭机降落在上海市浦东机场,在停机坪停稳。帅小冰没等开舱门就抓起书包站到舱门边。舱门打开,可下面却没有舷梯。



    然后,大量的灰砂从舱内地板和舱门底部之间突然打开的窄缝中快速涌出,如瀑布般倾倒向停机坪并向前方蔓延。接着却又如沙雕崩塌的倒放一般快速从地面聚合成型,构建出某种连接舱门底部和地面之间的阶梯及其支撑结构,然后突然就变成了带扶手的登机舷梯,全过程只花了不到十秒钟。



    帅小冰突然意识到,穿梭机和星巡二号之间的对接通道,也是由这东西构成的。



   这是某种纳米机械,墨心的声音在她背后响起,自身没有电源和CPU,需要外部施加电场和磁场来供能和控制,它仅仅能作为一种方便的输入/输出设备而已。



   诶?不是那种灰蛊式的自复制纳米机器人?帅小冰有点惊讶,话说回来,这穿梭机用的……好像也仅仅是反物质引擎来着?



   好了好了,那边的人在叫我们呢,快走了快走了!墨心先一步走下舷梯。



    由于帅小冰和墨心这两个身份的官方资料上写着:数千年前就已半永久性失踪,且认为可对寻回可能性不作考虑。,由于几千年前的资料是真的很难改动,几千年前的身份数据也和这个时代的系统并不兼容。所以两人录入了新的正式身份,并重新扫描了虹膜数据。



   你们在这里得到新工作和新住处并且安顿下来之前,我们可以暂时负责你们在这个时代消费行为的报销。负责二人的那个人坐在二人面前,你们的真实身份现在已经成为了某种符号,所以「你们就是“那个”帅小冰和“那个”墨心」这件事,我们会尽量向公众保密。”



    所以现在,两人正站在机场靠北侧的两座航站楼之间的交通枢纽处,墨心正看向窗外。



   真怀念啊……家乡的空气。从这里前往木星太空城,然后和你一起坐上星巡一号,感觉好像才发生在几天之前啊……不过奇了怪了,他们居然派了真人大老远跑过来就为了处理我们的事情?星际移民出入境那里不全都是强AI嘛?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时代的浦东机场居然令人惊讶的几乎还是老样子,还行。



   我们在上海啊……墨心,之前听你说,你的父母就在上海的医院冬眠?



   对,我大概算是个上海人,虽然连上海话都不会说。墨心自嘲般的笑了笑,然后皱起了眉头:“……不对,帅小冰你家乡不是也在地球嘛,你之前好像和我说你家乡在……好像是南宁来着?



   对啊……真算起来,我是在二十一世纪出生的。帅小冰低下头去,明明感觉……离开家才过了一两年时间……但是……”



   别去想了,墨心轻轻拍了拍帅小冰的肩膀,现在已经是几千年之后了,沧海桑田,我们已经永远回不去我们的家乡,思乡也找不到寄托,只能让自己向前看了。要不是我父母还在这里,上海也不再算是我的家乡了,你的父母应该是留在二十一世纪了吧?



   “……和那关系不大,但我确实……我还是想回去看看。帅小冰走向旁边的全息终端界面,然后刷了虹膜,话说12306在这个时代还存在嘛?啊它还在,那我查下……好,一小时后有一班车从上海虹桥前往南宁东站,今天就这一班车。



   那你可得搞快点了,坐机场联络线到机场靠南边的T3航站楼,然后随便找趟上海东站始发并且经停上海虹桥的车,上海东站就在T3航站楼旁边,现在无论是坐地铁还是机场联络线去虹桥,时间都是不够的。墨心在界面上打开搜索引擎,既然这个时代12306还在,五分钟应该就能买好票了。



   ……我去南宁的话,你去哪里?



   我父母冬眠的医院,这医院在这个时代还开着,身份问题接待我俩的那个人应该能帮忙解决,我得去问一下我父母的情况。



   那我们就再联系?



   好,你快买票吧,要来不及了。


       ++++++++++++



   



未来篇-2:迷茫,与新的起点



 



    超音速磁悬浮缓缓停在离站台不远处的隧道气闸之中。趁着列车外部的气压正在从零上升到标准海平面大气压,乘客们纷纷解开安全带起身收拾他们的大包小包。



    轨道处于真空管道之内,仅需大约两分钟就能从零加速到1440kph,问题在于站台上可不能是真空的。超音速磁悬浮几乎就只有这点麻烦,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为啥仅仅是超音速磁悬浮?



    帅小冰走出南宁东站,坐上她在列车上就订好的UAM。然后看着脚下掠过的景色———南宁和北海这一块整体变成了历史复原风景区,所以看上去和2030年的南宁很像,但是道路和建筑没有一个是帅小冰认识的。



    虽然整个地球现在几乎都变成了自然保护区,旅游胜地,以及文教中心。负责二人的那个人说的就是高科技要么在地下城要么在轨道上的太空城,但帅小冰还是对从离开星巡二号开始她的所见所闻有些疑惑。



    在帅小冰开网约车那会儿,她一直很高兴自己几乎对南宁市的每一条道路都了如指掌。从南宁东站到她的目的地几乎是直航,她也从预订UAM时得到的预计飞行时间估出了这个时代的UAM大致航速———不比2030年的要快多少,所以只要瞄一眼舱内的时间显示,就能知道自己现在大概在哪里。



    虽然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建筑物的灯光都不剩几个亮着的。但帅小冰还是从天上看着UAM下方的街道路灯光,并开始在脑子里构建这个时代南宁市的简易地图。很明显,和2030年的南宁市完全是两座城市了。



    说实话,帅小冰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之后究竟要去干嘛。她来到南宁也几乎是全凭借着冲动,而且说实话这也仅仅是她暂时还没能接受这个时代的南宁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乡这件事而已。



    但帅小冰仍然抱着对寻回自己家乡的最后一丝希望:她在列车上预订UAM时依次搜索了她家和2030年南宁市的诸多标志性建筑物———显然应该一无所获才对。但是出乎意料,命运广场,那个命运广场,它还在。



    UAM把帅小冰送到命运广场旁边十字路口上方与人行天桥做了一体化设计的UAM起降平台。帅小冰在离开UAM时才注意到这UAM上画着的居然是亿航的标志———亿航在这个时代居然还在,但是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



   “……这个时代的UAM还在用螺旋桨?



    命运广场几乎还是老样子,帅小冰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和期待,绕过广场中央的那块像是黑色石碑的东西,三步并作两步往她记忆中那个形似飞碟的建筑物跑去———等等?这飞碟怎么变成原来的三倍多大了?



    帅小冰猛然刹住脚步,这绝对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太空飞碟。同样变成三倍宽度的正门上方,从左到右挂着十几个在黑夜中发着微光的金色大字:



   这是什么?额……太阳系星际殖民史博物馆……南宁分馆?啊?



    帅小冰有点回不过神来,然后她突然想起自己绕过的那块黑色石碑,这博物馆现在当然是关着的,于是她退回那块石碑前。



    石碑通体黑色,上面好像有刻着字,但在半夜的微光环境下她看不大清。不过石碑的前面……等等,那是个玻璃展柜?



    玻璃展柜比较小,被固定支架从地面托起,顶部大概才到帅小冰的胸口。展柜唯一不透明的底部发着蓝白色微光,使帅小冰能够看清展柜里的东西:某种球形的饰品,一根数据线从展柜底部接入这球形饰品,所以这是个展示品吗……等等,球形的饰品?



    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的微型原子钟,看起来这两个饰品几乎一模一样;凑近玻璃柜细看,里面的那个原子钟,数据线接口的上方写着两个小字,借着蓝白色微光能够隐约辨认出来,赵帅,帅大叔的名字。



    帅小冰这才意识到展柜里的原子钟还接着另一条数据线,连到展柜正面的一个小屏幕,她迟疑着看向屏幕上每秒跳动一次的那行数字:



    9102-03-10_224721



    9102-03-10_224722



    9102-03-10_224723



    她呆呆的看着最后两位数字从23增加到33,又增加到4353,不过59之后却是00而非60,而前面的两位数字也在59变成00的同一秒从47变成了48



    9102-03-10_224803



    9102-03-10_224804



    9102-03-10_224805



    最后两位数字从05变成25的时候,已经有几滴泪水从帅小冰的眼角流下;等25变成50的时候,微弱的抽泣声在展柜前响起;等前面两位数字从48变成49的时候,帅小冰已经把额头贴在展柜上同时泣不成声了。



    说实话,从在木星太空城醒来到坐上星巡一号的这段时间,她一直没啥空闲时间好好静下来去想她的父母已经被她抛在几百年前这件事,而且那时她旁边还有赵帅。而六千多年后的现在,她是真正的孤身一人了。



    仿佛在那时间的长河中,帅小冰隐约在天边看见她的父母和赵帅。她努力在河中扑腾着不让自己沉下去,一边大声呼喊着他们,但他们却听不见。他们离她的距离还在不断变远,直至对方隐于天边无法再被她看到。她随即也被大浪打翻,被时间的长河裹挟着冲向下游,沉向湖底。眼前只见一片漆黑,意识也因缺氧而开始模糊,就这样吧,就这样吧,她吐出最后几个气泡,放任意识沉入深渊……



    ……等一下?这是……眼皮外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微微发亮?



    她睁开眼睛回到现实,发现自己仍在命运广场的石碑前,四周景物的亮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但广场周围的路灯只要自己不靠过去是肯定不会点亮的,所以亮光就只能来自于天上……等等……我的天那是什么?



    天上有一颗亮星,刚才它绝对不在那里。此刻它的亮度还在增加,周围一圈的天空已经隐隐泛出了深蓝色,这表明光源可能不在大气层内,虽然确实也有可能在平流层啦。



    可是到底什么东西会发这么亮的光?帅小冰的目光在天空中扫了两圈,然后发现了月亮。此刻的亮星已经超出了满月的亮度,今天的月亮也被薄云遮挡,不但看不出月相而且还很暗淡,但还看得出月亮的位置。



    帅小冰一边想着亮星会不会是高空中的某种飞行器或者遥远的超新星,但随后她便推翻了这两种想法:亮星和月亮的相对位置,表明它几乎正好处于地-L5点上。虽然也有可能只是亮星对应到天球上的位置正好在L5点附近,但要是亮星的本体就在L5点上呢?



    帅小冰拿出手机后才想起来二十一世纪的手机难以正确接入这个时代的网络系统,于是她转身跑进广场旁边的电话亭,全息终端界面立刻启动。这全息终端是给不想进行脑内计算机植入也没带手机的人使用的,似乎已经几个月没人用过了,但这也无关紧要啦。



   虹膜认证完成,我是用户界面向导,请问帅小冰小姐你需要什么?



    帅小冰:“……大概是地-L5点方向,大概是负14等星,请问那是什么?



   超大型星际殖民母舰,是星米星际运输公司的总部,注册名是喜马拉雅号。不久之前刚刚到达太阳系,将要停泊于地-L5点的太空城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休整和补给。你需要舰船识别码或是他们的航行计划吗?



    帅小冰:星米星际……什么公司?



   星米星际运输公司,简称星米星际,成立于2603年。据目前太阳系得到的信息来看,接近数千年来他们一直是猎户臂最大型也最顶级的星际运输企业之一。你需要浏览他们太阳系分公司的官方网站吗?还是说你需要……”



    帅小冰:你有办法将他们的官网整页保存然后蓝牙传到这台设备上吗?它用的是二十一世纪前期的蓝牙通讯协议,连不上也没关系。



   请稍等……通讯协议匹配完成。网页本身会以图片形式保存,网页源代码则以TXT文件形式保存。请打开你设备的蓝牙,我马上就能给你传过来,请问这样可以吗?



    帅小冰:那就太感谢你了。



    帅小冰走出电话亭,然后突然注意到随着环境亮度增加她现在可以隐约看清那黑色石碑上刻着的字了,于是她回到石碑前,借着那亮星的光芒,开始阅读已被照亮的石碑上刻着的话语:



   





































































宇宙



 



字面意义上,它意味着虚无



 



恒星与行星,世界与世界之间的真空



 



但与此同时,它又代表一切



 



是它将所有世界相连



 



许多个世纪之前,



来自地球的第一批探索者们,



将自己发射向那片虚空



 



这些探索者们以自己的身躯,



为第一批殖民地,



第一组航路网,



以及我们这些把宇宙当成家的人,



铺平了道路



 



 



 



这些话语的上方,还刻着星巡一号-比邻星救援任务的标志。

 

 

 




    帅小冰的眼角再一次闪现出泪光,她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但嘴角上的已是微笑。



    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是由一位又一位勇敢的先驱者甚至牺牲者,将身躯化作砖石而铺成的,这其中也有她和墨心的一份。



    他们真的成为符号了。



    直到天空中的那颗亮星逐渐暗淡下去,帅小冰才发现自己的手机屏幕仍然亮着。手机上显示着以图片形式保存的星米星际太阳系分公司官网主页,对公司各方面的简单介绍占了页面的大半内容,看上去并没有太多重要信息。但是在大概要划到图片最底下的时候,她突然看见了星米星际的招聘启事。



   诚招星际运输……驾驶员?



    心中涌起的冲动让帅小冰继续往下阅读:由于飞船的AI很强,驾驶员主要还是起到监督飞船运行的作用,所以除了舰载AI之外,每艘船上就只有驾驶员一个活人;为了运输的高效率和其他的技术原因,驾驶员基本不会停靠于目的地而仅仅是在掠过目的地的同时进行货物收发;首次从自己的母星驾船出发后就基本上没有回家的概念了,大概几千年才能回一次太阳系,家乡也早已地老天荒了。



    帅小冰楞了一下,但随即又笑出了声:自己在这个时代已经一无所有,于是反而不在乎接下来还会再失去什么了。墨心那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她现在完全明白了。



    既然这官网页面是以图片形式保存的,招聘启事上的跳转按钮当然也是点不下去的,但帅小冰还是从网页源代码里搜到了跳转按钮指向的网址链接。然后她把手机的手电筒功能打开,再次看向那块黑色石碑:



   “……把宇宙当成家的人啊……那么,既然我的家乡已不存在于这个时代的地球……既然我直到刚才还不知道这个时代的自己应该去做什么……那么我也去试一试吧,看看我能否成为和他们一样把宇宙当成家的人!



    那么,在出发之前还有最后一件事。帅小冰打开蓝牙连接手机和自己的原子钟,展柜里那个原子钟的蓝牙授时常年处于常开状态,于是就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让展柜里的原子钟直接给自己的原子钟重新授时。



    授时只用了几秒钟,现在她的手机上就显示着她的原子钟上的时间:现在是公元9102310230017秒。



   “……谢谢你,我想我知道我该去哪里了。



    帅小冰微笑着最后一次抬头看向黑色石碑,然后转头离开,准备去找能长时间接入互联网的地方,好让她打开那个应聘网址。



    帅小冰再也没有回过南宁。


       ++++++++++++



   



未来篇-3:把宇宙当成家的人们



 



    但是等等,可别以为帅小冰就直接离开南宁了,她还没去星米星际应聘呢。



    这个时代的人类要么有脑内计算机植入,要么就是已经意识转移成为AI,时不时的也有AI意识转移进克隆躯体里变成人。所以这家完全潜行VR体验馆几乎门可罗雀———好吧,这可能和现在是半夜也有那么点关系。



    说到底,其实这所谓的“VR体验馆几乎可以看作是和21世纪的网吧是一个性质的。作为老板兼网管的AI觉得帅小冰是想找旅馆但走错了路,帅小冰则直接跟他说自己刚坐飞船到达地球并且还在倒时差所以一点不困。



    ……怎么说呢,帅小冰确实是在倒时差,刚来地球这也不能算说谎,因此埋在天花板里的传感器认为帅小冰说的是真话。于是AI也停止了想要偷偷联络警察局的想法。



    不过现在AI反而开始问她需不需要AI自己先把上网的钱借给她,等她在太阳系办好正式身份录入手续之后再把钱还给AI。不过帅小冰自己已经有正式身份了。



   哈哈,其实我几十年前就开了这家体验馆,虽然肯定是很亏的,不过我好歹也算是个有钱人,所以也不怎么在乎这些啦。



    帅小冰谢过老板,走进大门旁边的潜行室,然后有些犹豫的坐上最靠门的那张躺椅。她没有脑内计算机植入,不然在公园里找张长椅坐下就能直接去应聘了,而现在她就必须要通过VR设备才能进入完全潜行。



   把那个大头盔戴上,下巴那里的安全扣扣好,然后躺上躺椅,按下大头盔旁边的按钮,你就开始连接了。厕所的门在房间的另一边,出了什么问题的话尽管叫我就行。



   噢,谢谢!



    躺上躺椅带好头盔扣好安全扣,帅小冰按下按钮。头盔内表面伸出电极系统的数千根细针,压上帅小冰的头皮和后脑勺但没有直接刺入皮肤,然后头盔上的工作指示灯亮起。



    明明闭着眼睛,帅小冰却清楚的在眼前看到了覆盖自己视野的全息界面———准确的说,她并没有看到,而是图像不经过视网膜,直接以神经信号的形式被输入她的大脑。她尝试着用意念输入星米星际的官网网址,然后看向页面最下方的招聘启事,深呼吸几次之后,她点击了招聘启事上的那个按钮。



    使用脑内计算机系统或完全潜行硬件接入虚拟实境的时候,并不是必须要有极高的带宽才能让所见之景栩栩如生。否则连接到地球的另一边时产生的那点延迟就足以让所见之景卡的要死,当然更没法从地球上实时连接地-L5点上的通讯目标。



    准确的说,这大头盔向帅小冰的大脑传递的仅仅是详细的说明和暗示。而说明和暗示和与现实世界几乎毫无二致的所见之景之间的转换,则需要依靠帅小冰的大脑自身在潜意识层面上的某种翻译。这就像是写作技巧高超的小说作者只用几句描写便能唤起读者心中的全幅想象场景,但是现在的读者和想象场景之间有着和现实世界几乎一致的互动性。



    总之,这么做的其中一个优点,就是所需带宽甚至低于在21世纪的互联网上观看高清电影时所需的带宽。而另一个优点嘛……嗯,帅小冰现在已经充分的体验到了。



    她发现自己坐在大树下,周围的草坪上布有小花圃,灌木丛和另几棵大树。这大概是个生态环境运作实验区,覆盖实验区顶部的透明穹顶之外就是无尽的星空。



    全息界面在她面前展开,上面是一些应聘须知,以及对她个人身份信息的确认。上面还说面试负责人暂时不在,但五分钟后就会到达,说她可以先在这里四处看一看。



    通过全息界面上的说明,帅小冰了解到这个虚拟空间是照着喜马拉雅号上的生态环境运作模拟区而建的模。她又点开了喜马拉雅号的详细介绍,但是阅读过后她的疑问并没有减少,甚至反而更加确定了。



   你好,我是喜马拉雅号的舰载中枢AI,请问您就是今天来面试的人吗?一个听不出性别的合成音突然在帅小冰面前响起。



    帅小冰抬起头,发现一个发着微光的像是人体模型一样的东西就站在她面前。欢迎您前来星米星际,并应聘驾驶员岗位。



   ……你好你好,不过……现在就是面试现场吗?我还以为招聘链接指向的只是个招聘说明会,然后告诉我面试要准备什么,以及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的格式,还有什么时候到哪里进行面试什么的。



    对方:不需要,关于面试者的基本资料的话,我们刚才已经向官方数据库进行了申请并获得了我们需要的资料。确认一下,您是不久之前刚刚来到地球的,是吗?



   是的。帅小冰尽量压抑自己的惊讶———这个时代的面试都是这样的吗?



    对方:您有恒星际深空航天器驾驶资格,并且有长期驾驶恒星际运输舰的经验,是吗?



   是的。



    对方:但您似乎并没有在任何一家星际运输公司任职过,您为什么要加入星米星际呢?



   ……曾经前往过很远很远的地方,现在是回到地球上了,但我发现我的归宿已不在这里。我……想要成为以宇宙为家的人。



    对方:您在地球上还有留念的东西吗?父母?好友?或者是……”



   “……不,没有了。



   很好,现在我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信息,那么,帅小冰突然有种这人体模型正直视着自己的双眼的感觉,那么,我们将会讨论决定是否让您通过我们的面试。但在结果出来之前,您可以在这里休息片刻,并且先把自己当作星米星际的正式员工,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虽然帅小冰已经因为为什么我对自己得到的那个新身份没有追根究底问清楚详细设定而感到焦虑,但很有可能真正的面试仍然继续进行着,所以她努力不表现出来。



   好的,呃……你们有什么入职培训嘛?



    对方:这些学习资料限你一个月自学学完———其实大概两周就能学完了,剩下的东西边飞边学也没问题。到时候船上会有你的AI搭档,反正平时的各种操作都是AI来做,本来驾驶员的主要作用就是监督AI,在某些必要时刻进行确认,以及AI失能时的紧急事态。对方拿出了几本笔记本。对应到现实世界的话,这些东西应该都是打包好的文件吧。



    ……但是为什么对方的语气搞得好像自己已经通过面试了一样?这也是面试中对方给自己挖的陷阱吗?可不能大意!



   谢谢你……以及我有些好奇,你们是如何计量星际运输的运费的?



    对方:具体计算方法有些复杂,但大概的话,计量单位是克乘以光年。冻进冬眠舱的旅客及其在限重内的随身行李算作一体以特殊货物计,超过限重的行李按普通货物计。如果要运输特殊货物的话还有单独的计算方法。



    到目前为止,对方对待自己的方式仍然像是个机械一般。也就是说自己如果接下来不能拿出些让他眼前一亮的问题,自己就会被刷下来了!帅小冰在心中决定背水一战。



   恒星际航行不仅风险很高,它还有一项特点:驾驶员不仅跨越群星之间的距离,还会同时跨越漫长的时间和跨越不同的世界。那么,你们是如何给驾驶员付工资的?



    对方:此话怎讲?



    帅小冰:跨越漫长的时间,比如说全长约一百光年的单程航线,飞船以准光速航行,对于驾驶员来说他只经历了比如说十年就走完这条航线。而在这十年中,除了加速和减速的那几天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驾驶员都在冬眠状态,飞船反正挂着自动驾驶。那么给驾驶员发工资的时候,应该认为驾驶员的工作时间是一百年,还是十年,还是仅仅算他没冬眠的那几天呢?又该按哪个结果来给他发工资呢?对于他的AI搭档的工资又该如何计算呢?



   哦?



    对方还没露出马脚,但帅小冰仍然认为自己做的没错。招聘启事上写的就是工资面谈,那么她现在要说出来的这些问题,只要对方不直接拒绝回答,那他就绝对绕不过。



   然后,这工资显然难以发到处于准光速航行状态而且还在冬眠的驾驶员手里,那么能不能趁他们飞过目的地并且收发件的同时把工资给他们呢?想得到答案就必须扯到跨越不同的世界的这个问题。



    对方:所以这个问题它怎么样了呢?



   虽然名义上都是人类在其他恒星系建立的自治殖民地,但在殖民地传个近况回来都要几十年,你把针对近况的对策再传回去也要几十年,那黄花菜都凉了,所以本质上这些殖民地应该都是独立文明罢。我记得法律上也规定各外星殖民地和太阳系人类文明完全平等是吧?



    对方:是的,然后呢?



   虽然让飞船以准光速进行恒星际航行在这个时代并不困难,但是恒星系之间距离遥远。你问其他殖民地要个消息都得一两个世纪之后才能得到答案,恒星际准光速航行的话飞船往返基本上也要耗费差不多的时间,再加上任何东西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所构成的,所以统一的星际贸易市场也是形成不了的。



    对方:是的,然后呢?



    很好帅小冰!只差临门一脚了!



    帅小冰:也就是说不同恒星系的货币体系也普遍大相径庭,并且甚至完全没有一个可以用来当作统一计算单位的万能标尺,这个恒星系的一百元纸币———假设他们用纸币———到了另一个恒星系基本上直接变成废纸一张。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日常在世界和世界之间穿梭的恒星际运输舰的驾驶员来说,你们究竟要给他们发哪个恒星系的货币作为工资?



    帅小冰也努力让自己紧盯着目前那人体模型的眼睛应该在的位置,手里的牌已经打出来了,接下来就看结果如何了。



   这是个好问题,请问你介意我稍微稍微就此长篇大论一下下吗?



    帅小冰:不介意啊。



   首先,别说至少几千年才能回一次母星了,恒星际运输舰的驾驶员们甚至通常会连着几百年几千年不在任何一个恒星系驻足停留,不管那里是不是人类的殖民地或者有外星文明。也就是说我们几乎没有办法付给驾驶员随时随地都能直接拿去用的金钱工资。



   第二,驾驶员在恒星际航行的绝大部分航程中都会处于冬眠状态。而在掠过目的地并进行收发件时,由于每一艘恒星际运输舰上都拥有完善的小型生态循环系统,确保驾驶员吃喝不愁。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小到圆珠笔替换芯,大到飞船关键系统的备件,飞船都有能力直接通过小规模直接质能转换进行凭空合成。所以星米星际的在职驾驶员们一般情况下也没啥机会用到金钱。



   第三,假设某驾驶员路过某恒星系时存了比如说一万块钱,在几千年后驾驶员又路过这个恒星系时,只要该恒星系里的人类殖民地或者外星文明还存在,货币体系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毁灭性的大洗牌,则这笔钱几乎肯定会变成天文数字。不如说不这样才有鬼。



   所以实际上驾驶员们各个都不缺钱———不,准确的说,具体的金钱工资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意义。当然在每位驾驶员入职的时候我们都会给他发一大笔钱,他们在路过的恒星系需要用钱的时候也会有星米星际的当地子公司给他们现发工资———当然驾驶员们大多会在离开该恒星系之前基本把钱用完或者存起来。



   所以我们确实没什么办法直接给驾驶员定期付工资,对其的替代是:恒星际运输舰名义上的所有者就是驾驶员自身,比较类似于我先给你发船,然后合约规定你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带着这船和我们合伙,运什么和怎么飞由星米星际在各个有文明星系的分公司定,分公司也会负责在各个星系进行收发件代理。



    帅小冰:“……在一段时间内?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只要你在驾驶员的岗位上达成了足够的物资总运输量———以吨乘以光年计大概在百万单位级别,达成之后这运输舰按照合约就是你的了。然后你可以选择继续和我们签合约,当然那时候的合约就宽松很多了。或者你也可以直接辞职出去单干,据我所知有几家和我们关系很好的星际运输公司就是当年从我们这里分出去的。



   另外和关于你说的名义上都是人类殖民地但实际上大家都是独立文明一样,星米星际在各恒星系的分公司,实际上也都可以算是加盟了星米星际的独立公司。



    帅小冰:“……有一说一,在狭义相对论的限制下,基本上也只能如此。



   所以实际上,比起一整家恒星际巨型企业,星米星际更像是大家因理念相同而聚集起来的一个松散的星际运输联盟。每艘恒星际运输舰实质上都可以算作独立公司,各恒星系上的分公司则承担起对接运输舰和殖民地顾客之间的收发件代理工作。我们甚至允许驾驶员在报备后自行前往还没有星米星际当地分公司的殖民星系或外星文明星系自行成立星米星际当地分公司,建造恒星际飞船,并招募智慧生物或强AI驾驶员。也就是说在这一层面上,每一家星际运输公司都可以被算作是独立文明。



    帅小冰:可是这也不能被称作独立文明啊———你们还是缺少自己开殖民地的能力啊,你们有小规模直接质能转换,所以工业体系是齐备的,可是基因库要怎么办?



   拜托,这都9102年了,你还以为基因库必须是各种动植物的受精卵吗?基因数据直接存量子计算机里不是一样的吗?反正基本上也就是碳氢氧氮磷和其他无机盐,各类地球生物和外星生物的完整基因库甚至普通人就能搞到,太阳系全人类的完整基因库要麻烦一点,不过也只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就可以了。



    帅小冰:啊这……是我学识浅薄了。



   不过能想到光年尺度上肯定只能都是独立文明,以及想要开殖民地的话工业体系和基因缺一不可,看来你也详细研究过赵帅的理论了。嘶……啊不对,这话就当我没说……”



    帅小冰:等等?你认识赵帅?



   啊这,他现在可是猎户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对,也就是说,你「认识」他。



    帅小冰:“……诶?



   那我就可以完全确定了。人体模型突然闪了一下,那么,你还认识我吗?



   “……诶?



    帅小冰的面前分明是个穿着沙滩风格短袖短裤,脚上穿着沙滩凉鞋的男士。样貌和她第一次在充电站看到他时如出一辙。



   ……老板?!



   想起来了吗?你还上过我培训课呢!现在他的声音也变回当时的他了。看来你我都选择了抓住时间。那么重新自我介绍一次,我,星米星际运输公司的大老板,兼这艘喜马拉雅号的船长和中枢AI。然后如你所见,我很早就做了意识转移,所以现在是强AI



   “……等一下,你先让我缓缓,我被你吓到了……不过话说你怎么知道是我的?



    老板:星际移民出入境给你和墨心先生的新身份只是为了不要让你们自己和历史上的你们两个人被强行绑定,但是有合理理由并递交妥善申请之后还是可以查到真实情况的。只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所以我一开始也不敢确定是不是你,直到你来到这里之后我才能够确认,然后直到刚才你暴露了你认识赵帅,我才找到说出真相的切入点。



    帅小冰:所以这实在不像是面试的面试……”



    老板:既然知道是你,以及你的详细情况,面试的大部分步骤基本上就可以省略了。其实比方说别的星际运输公司的驾驶员跳槽来我们这里面试的时候,我们对他的面试流程基本上也和对你的面试一样简单。



    老板微笑着看着站在自己对面的帅小冰,而帅小冰则看上去已经从老板竟是我旧友?的震惊中恢复了过来。她做了几次深呼吸,然后说出了那句她一直想说的话:



   既然如此,我也不客气了。老板,我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可以直接问你吗?


       ++++++++++++



   



未来篇-4:刺破费米悖论的利剑



  



嗯,尽管问吧。



   那我就问了:这几千年来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是不是几乎趋于停滞了?为什么?



   哦?老板挑起了眉毛,何以见得?



    帅小冰:从星巡二号坐穿梭机回地球的时候,穿梭机用的是反物质引擎,反物质这种东西人类在二十一世纪就基本上摸清楚了。城际高速交通的真空管道超音速磁悬浮,这是即使在2030年也已经试验成功的技术。这个时代的UAM甚至还在用螺旋桨,可能续航更好,但也和2030年的UAM没有本质区别。



    老板:这也可能是因为你看到的科技都只是最方便或者最经济的而不是最尖端的,但你显然想到并随即否定了这种解释,不然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所以接下来还有吗?



    帅小冰:当然,比方说星巡二号:既然把我和墨心救回太阳系的是星巡二号而非人类后来发射的更加先进的飞船,那肯定是因为人类没有比星巡二号快的多的飞船了,这就意味着直到目前为止人类星际航行的速度仍然受制于狭义相对论。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地方。



   那么最关键的地方是?老板的话语间已染上了几乎抑制不住的期待。



    帅小冰:刚才你还没到这里的时候,我看了喜马拉雅号的详细介绍,虽说如此巨大的母舰仅需十分钟就能像星巡二号那样从零加速到0.99999999992c这一点确实不错……但是为什么几千年后的人类……为什么这艘喜马拉雅号……为什么即使是这艘在这个时代也被称作是人类最先进的恒星际飞船……居然还在用黑洞引擎,零式驱动,以及巴萨德收集线圈?!就……这就和一个几千年前的物理系博士生导师,冬眠到现在之后立刻就能让他去带博士生一样离谱!



   也就是说,帅小冰仍带着些许怒气,几千年前能做到的事情和几千年后能做到的事情并没有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这几千年以来人类的科技理论水平几乎趋于停滞!



   说的非常好!回到地球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能得出如此准确的结论,厉害!



    老板一屁股坐上不知何时凭空变出来的折叠椅,然后第二把折叠椅凭空出现在帅小冰面前。于是帅小冰自己也不客气的坐了下去,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先问你一件事,你以前看过赵帅的宇宙社会学著作吗?



    帅小冰:……还真没有。



    老板:那也问题不大,而且他的理论也在我要给你的那些培训资料里。话说回来,其实我常常听赵帅说起你呢———我和赵帅一直是密友,只不过他最后选择和叶希音一起以人类之躯老去。我最后一次见到活着的他的时候,他跟我说:只要他的宇宙社会学最终能够前往他到达不了的地方,他就此生足矣了。而我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他的理论向整个银河系传播的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他从未离去。



   咳咳……所以,老板看向帅小冰,你应该知道人变成非人的这个概念吧?



   对,记得是说:在智慧生物眼里划分是不是自己人,靠的是基本理念,而非物种或者基因。



    老板:但是实际上物种这个概念现在也已经很模糊了,在有机结合了意识转移技术与克隆技术之后,把智慧生物的自我意识换进属于另一个种族的躯体之中一点都不困难。而很多时候外星殖民者们也会在出发去外星球殖民的同时,专门给自己设计一套适合外星环境的躯体。



    帅小冰:“……诶?我还一直以为……”



    老板:改造生态环境令其适于自己的生存固然也不难实现,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当地本来的生态环境基本上也就完蛋了。我们也不可能明明都到了目的地却还永远把自己关在密封穹顶和宇航服里,所以那些当地有自己的生态环境的殖民地上的殖民者基本上都是选择改造自己来适应环境了,而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老板顿了顿,然后打开了一张图片:你知道掠过目标恒星系收发件的操作流程吗?



    这张图片帅小冰已经在她存在手机里的那张官网页面上读过了,嗯,运输舰会在通过目标恒星系日鞘层内表面之前就减速到0.7c,在以0.7c穿过目标恒星系的同时抛下要送去该恒星系的载货箱,然后由多组超大型天基光伏阵列把太阳的能量转化为高能激光并聚焦到载货箱展开的超高能激光帆上。载货箱减速后由星米星际在该恒星系的分公司使用行星际飞船进行接收,同时需要送上恒星际运输舰的载货箱也由行星际飞船释放,展开超高能激光帆并被天基光伏阵列的激光加速去追运输舰,运输舰收到所有载货箱后需等待再次穿过日鞘层内表面进入日鞘层后才能再次向准光速加速。



    老板:没错,而我们当初采用这种运输舰并不停靠于目标星系,甚至并不与当地人直接接触的流程。除了黑洞引擎冷启动特别慢,用于区区行星际航行时也非常的不方便,以及大家都不想让自己长时间停留在低速状态而比其他同事变得更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既然殖民者的躯体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那么他们的太空城内部也就不会模拟地球生态环境。于是运输舰甚至不能随意和对方的太空城对接:我们的免疫系统对外星微生物几乎一无所知,谁知道一接触一感染会变成什么后果,同时我们自己身上的微生物也会污染对方的生态环境。



   所以其实这就是对赵帅的宇宙社会学理论中人变成非人这一点的实际案例之一。老板顿了顿,又说:那么回到科技发展停滞的问题上来……那个组合知识模块的比喻你知道吗?用于直观描述科技发展过程的那个?



    帅小冰表示自己知道。



   现在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于知识模块和技术模块,而在于组合的过程。比如说我们现在能达到的技术,像是小规模直接质能转换和量产反物质什么的,都是从大统一理论延伸出来的。但要是FTL啊,零点能啊什么的,就需要比这还要高级得多的,下一层次的新理论。而得到这些理论,就需要比方说从全银河系搜集物资,在银河系之外的虚空中建造星系级大小的巨构,然后连续运行几十年才能得到足够的实验结果,再用把整个恒星系拆了造出来的巨型量子超算集群对实验结果算上几十年,我们才能得到这下一层次的理论。



   ……然后呢?



    老板:你觉得恒星系里的人们真会联合起来出力办这个?他们推诿拒绝的理由包括并不限于:巨构需要的材料太多了他们出不起;总共花费的时间太长了他们懒得等;可能会引来银河系外的神级文明然后加上「大象是不会注意到他们踩死了蚂蚁的」;万一啥都实验不出来那投进去的东西就白费了,等等等等。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理由,那么实际上呢?



    老板叹了口气,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死于安乐了:他们认为用现在的科技在星球上生活就足够了,他们认为干嘛要花那么大力气去干这看似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就因为这个,他们或许能在星球上生活的很好,但是在文明发展进步的故事里,他们就不会出镜了。



   说到这个,你知道费米悖论吗?“Where is Everybody”那个?老板再一次询问帅小冰,就算你不读科幻也应该听说过吧?



    帅小冰:是的,可这……等等,难道……”



   没错,目前为止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外星文明中的大部分人也是死于安乐的。虽然他们愿意和我们交换科技,但是他们说不需要我们在他们那里设立分公司,然后你知道他们说的原因吗?原因居然是他们不想离开他们的恒星系!我真服了!



    帅小冰:“……但是你说的是大部分,那么也就是说,还是有小部分的,对吗?



    老板:这么说吧,大型的,在太阳系有分公司和较高名气的大型星际运输公司一共四家。与此同时虽然太阳系国际舰队是太阳系人类的官方星际探索机构,但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做星际运输业务所以勉强也算一家。总共就是这五家,其中两家由人类创立,那么剩下的三家呢?



    老板笑了起来,笑得很开朗,又夹着一丝狡黠。帅小冰觉得有些熟悉,然后她突然想起老板在司机欢送会后对她说要抓住时间的时候,曾经露出过几乎同样的笑容。



    老板:所以那些星球上的人们大多安于现状,满足于现世,外面的星空对他们而言仅仅是物理考试要考到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不一样,我们追求知识和真理,穿梭于星辰大海之间,不断攀登科技树和结识志同道合之人。而这些可能分属于来自不同恒星系的不同种族,却怀抱着同样理念和梦想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就成为我们,就成为星米星际。



    老板:这也很好的对应了那个人变成非人的问题,因为实质上星球上的人们和以宇宙为家的人们已经是两种人。或者也可以说,为了共同的理念和梦想,我们这些以宇宙为家的人,主动选择让自己成为「非人」。



    老板:其他或大型或中小型的星际运输公司基本上也是如此,大家实际上都是互相联系的盟友———虽然在业务上可能是竞争关系。我们这些大型星际运输公司基本上都是主业是星际运输,实际上则以探索宇宙和科学研究为己任,像太阳系国际舰队那种的则正好相反,以探索宇宙和科学研究为主业的同时也有在做像是EMS那种性质的星际运输业务。



   因此,老板一合掌,看上去是零零散散的各种大型星际运输公司和官方星际探索和科考科研部门,实际上大家都因为同样的理念和梦想聚集到一起,成为某种泛银河系文明联盟。虽然那些中小型星际运输公司基本上就是只做星际运输的,但他们在很多时候也负责起在我们之间跨恒星系传递信息与新科技的任务。然后不时的也会有些志同道合之人想要成为我们的同道,所以在各恒星系的分公司其实有时候也会帮别人定制恒星际飞船。



    老板:我们齐心协力探索宇宙,研发新科技,发现新的外星文明,然后在那里结识志同道合之人,深入交流和交换科技。这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得到的文明,物种和环境的多样性;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制度和理念的多样性———当然是在非恶意范围内———等一系列要素,并从中提取出实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然后就能用它来创生出智慧和科学的光芒。



   但是,老板的语气一转严肃,之前打的那个比方,想要得到下一层次的新理论确实就有这么困难,而且狭义相对论还在。因此想要完成这样的伟业,至少要花几百万年,可能需要几千万年,甚至是几亿年。而在那之前,科技发展的速度确实是可以趋于停滞的。



   原来如此,帅小冰也微微笑了起来,我明白了,谢谢你。



   那么,虽然我每次都要说一遍:欢迎加入星米星际运输公司,只有像你我一样的最勇敢者,才会选择生活在光速飞船上。


       ++++++++++++



   



未来篇-5: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不计算强AI的话,这个时代的太阳系约有一百零四亿人口,包括大约百分之十四并非来自太阳系的智慧生物。其中约有四十二亿人住在地球上,一亿人住在月球上,二十一亿人住在火星上,剩下的四十亿人则是分散在太阳系内大量的太空城群之中。地-L4点和L5点,日-L2点,L4点和L5点,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日-L4点和L5点,日-L4点和L5点,都分布着超大型太空城群。甚至连近日轨道和日-地,日-火,日-木和日-L1点这样的不稳定点都住着一大堆人,不过天王星轨道和海王星轨道上就只有无人基地了———实在太远,交通不方便。



    这家医院是所老医院了,它建于1907年。即使是在七千多年后的现在,它仍然是闻名全太阳系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与此同时它也是上海市为数不多的可以做泛用型意识转移技术相关手术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人———大多是很快就要离开太阳系的———在这里将自我意识转移至量子计算机或者适于自己的星际移民目的地的外星躯体,同时也有许多来太阳系的外星人选择在这里把自我意识转移至人类躯体。



   不不不,这并不是简单的上传,意识转移并不是这么运作的。需要先手术分离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令其进入缸中之脑状态以方便操作。然后让中枢神经系统对接量子计算机,诱导智慧生物的自我意识令其逐步占据量子计算机,处于承载自我意识的物理硬件同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量子计算机的状态,类似于配置Hyper-V集群。接下来就是诱导自我意识逐步脱离中枢神经系统,哪一部分确认完全进入量子计算机了就把负责那一部分的中枢神经系统关闭,最后自我意识就完全转移进量子计算机了。



    帅小冰和墨心正坐在树下的草地上闲聊,这里是医院楼下的小公园。墨心的父母这两天正转入普通病房,帅小冰来帮墨心搬东西和确认事项,然后两人就在这里休息。



    墨心:然后准确的说,这还不是把自己的意识做成强AI”,还得有一个和本没有自我意识的强AI共生融合的过程,你那位老板应该是和本来就要作为喜马拉雅号的中枢AI,但还没有自我意识的强AI共生融合了是吧?



   老板他也是这么说的。帅小冰瞄了一眼手机上的备忘录,……喜马拉雅号从停泊点出发离开太阳系的前一天,逐光者号恒星际运输舰将进行首航。这是星米星际最先进的飞船,而我则会成为这艘飞船的驾驶员。



   恭喜,以后你就要以宇宙为家了。墨心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听罐装饮料,我目前倒是没那个打算,这几千年来我已经飞的够远了。我应聘了上海市浦东机场的行星际航行调度管制工作,并且已经通过面试了,而且我还有父母,我们得一起在地球上生活。



   你是说……飞的够远了?帅小冰看向墨心,我认识的你可不像是会说出这种话的人啊。而且话说回来,我「依稀记得」你当初选择登上星巡一号那也不是因为自暴自弃啊是吧?



   我是说目前啦。墨心又喝了一口饮料,我和太阳系国际舰队签了卖身契,等陪着父母过完他们的一生之后,我也会去做意识转移,然后作为研究员加入太阳系国际舰队的恒星际科考团。不过和你们星际运输公司不一样,我们就是单纯去做科学考察的。



    帅小冰:那你们要去哪里?



   很远很远的地方。第一批人员前几天就已经坐船出发了,然后每隔一两年就再发一批,我大概能赶上接近最后的那几批。我们首先要去远在人类恒星际扩张范围之外的一个大型星系团,因为这个星系团特别有意思。



    他们俩看向天上的太阳:即使已经掌握了小规模直接质能转换和量产反物质这样的高级能源技术———当然前者也是高级制造技术。但由于太阳系超过99.86%的质量都在太阳里,这个时代人类的主要能源仍然是太阳能。所以水星和金星已经被拆掉,用于制造超大规模环日天基光伏阵列系统———也就是戴森云。而仅仅是它的存在本身就让太阳的亮度降低了百分之四。



    这戴森云可以将太阳总输出的百分之四点二转化为百分之三点五的可用能量,然后通过定向微波传能将其送到太阳系的每一个角落。而这3.5%里专门会有29.8%,也就是太阳总输出的1.04%,专门供给那台环太阳系的超大规模加速器。



    而且实际上建造戴森云还有另一个目的:太阳的输出在数十亿年中一直在缓慢增加,这是恒星演化过程导致的。现在戴森云让太阳的亮度降低了百分之四,这样一来地球就不容易因为遭受过度暴晒而导致新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了。



    而水星和金星挖完矿之后剩下的石头和金星的大气层,则在打包后被超大型质量投射器丢去火星,作为火星地球化改造的主要材料来源之一。火星现在拥有0.5G的重力与50kPa的大气压,其中约42%是氧气,剩下的部分主要是氮气,还有一些二氧化碳以及各种稀有气体。



    火星的液态水海洋里有大量基因改造过的蓝细菌,可以高效的将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变成氧气和氨基酸。地表种上了基因改造的草木,可以将火星土壤中的大量高氯酸盐富集在体内成为结晶,收获这些植物就能获得大量高氯酸盐,而且也净化了土壤使其可以耕种(作者注:高氯酸盐对植物生长有毒,且溶于水)。



    与此同时,日-L1点在一开始就布置了超大型掠射聚焦镜组,将阳光聚焦到火星的向阳面;火星的大气层中也被添加了大量的甲烷,四氟化碳和臭氧,形成了臭氧层与温室效应的保温层,让火星上的温度适宜人类居住。人类甚至在火星的地壳下层布置了大量的超大规模磁盾阵列系统,让火星重新拥有了人造的地磁场———虽然当时造这个其实也不是为了阻止宇宙射线与大气流失。



    火星现在拥有绿色的大陆,蓝色的海洋,深蓝色的天空,以及数十亿的人口。有小部分火星地表特意没有经过改造,这些地方现在仍然是小片生锈的红褐色沙漠,点缀在森林,草原,与城市之间,成为了闻名全太阳系的自然地质公园。你可以穿着外套在那里漫步,呼吸着新鲜空气,回想着人类改造火星时亲手书写的那些宏伟的故事。



   简单来说,墨心把饮料一饮而尽,这个大型星系团是由两个高速移动的星系团撞在一起而形成的,这次撞击使暗物质与常规物质分开。在我们的观测结果中,现在这个星团大部分质量的所在之处,位于组成星团的恒星,星云与星际尘埃密集区之外。那里的质量大到能通过引力透镜效应使其背后的恒星看上去更大更明亮,但我们却几乎没有在那里观测到任何常规物质的存在,因此那里几乎必然是暗物质密集区……啊抱歉,我有点过于激动了。



    帅小冰:不介意不介意,而且听上去很不错!我们有朝一日可能还会在银河系的另一边见面!到时候来比比看谁飞的更远?



    墨心:好主意!飞这种事情那是永远也不嫌够的!不过说起来,所谓在两条永不相交但也相距不远的平行线上,向着同一方向前进的两个人,也许说的就是你和我呢。



    帅小冰:别别别,你才是大佬,星巡一号出事的时候作最后决断的也是你,我就是个普通司机,怎么能和你做比较……”



   不是吧不是吧,真有人这么谦虚啊?墨心一脸震惊的看向帅小冰,就前几天我们在医院等我父母解冻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不是闲聊来着?然后你跟我讲的你到目前的人生经历,如果你讲故事的时候没有口胡的话,你的生理年龄应该才不到二十五岁啊!



   “……诶?好像……还真是?



    墨心:你是2030年大学毕业的是吧?你大学毕业开始驾驶网约车那会儿应该是22岁左右是吧?然后从那时开始,穿越了这么多不同的时代,经历了如此波澜壮阔的人生之后,你现在的生理年龄居然还不到二十五岁?



   “……有一说一,你说的我反驳不了。



    墨心:……虽然你这段时间天天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虽然我现在也懒得在这里反驳你了。但直到目前为止的你,不但经历了跨度极大的不同时代,你也并没有走上对于你经历过的任何一个时代来说的,一个「普通人」该走的生活道路。在我看来这已经很不普通了。



   这么说吧,你的经历十分特殊,虽然可能并不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却不折不扣的是历史的见证者。或者换句话讲,你的人生经历,实际上几近于一个文明的历程。



   也许每一个文明都是这样的吧,墨心看向天空,从一个狭小的摇篮世界中觉醒,蹒跚地走出去,迈步,助跑,起跳,越飞越快,越飞越远,最后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


       ++++++++++++



   



未来篇-终章:明天,你好



 



    回到地球的第三十天,也是再次踏上通往群星之路的这一天。



    在离开地球之前,帅小冰还得再去一次医院,帮墨心办理他父母出院的手续。当然收拾墨心父母的东西这种体力活都是墨心自己做的,上次要搬的东西并不多,而这次墨心可是说什么都不愿意让帅小冰帮忙搬东西了。



    把墨心的父母和要搬的东西都送上地面运输服务的车之后,两人站在医院门口。然后却十分默契的谁都没有首先说再见。



    最后还是墨心首先打破沉默:“……等一下,我突然发现不能直接祝你一路顺风,这样的话可能会起飞不了的。



   那就祝我一路逆风?



    两人都笑了起来。



    没有再见,两人握手作别,然后很有默契的各自转身,走向相反方向。



    帅小冰拉着小行李箱走在街上,最后一次看着身边的地球上的景色,仿佛回到了她的家乡,回到了二十一世纪,虽然真正的二十一世纪已经变成遥远的过去。



    爸爸,妈妈,你们还记得吗?小时候我在夜晚的阳台上看星星,说自己想成为宇航员。从今往后,我就真的要以宇宙为家了。爸爸,妈妈,你们看到现在的我了吗?



    道路在河边转为与河岸平行,帅小冰沿着河岸走着,时不时的会有几辆汽车安静的驶过身旁的路面。当初网约车司机欢送会上的那些自己的工友们,大概没人能想得到她竟然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吧?留在21世纪的你们还好吗?你们还记得我这个前工友吗?



    河岸亲水平台的旁边建起了一层楼高的UAM起降平台,斜坡和缓步阶梯连接着平台与地面。帅小冰登上平台,一架UAM已经在那里待机。把行李放进UAM,自己也坐进去,关上舱门并确认安全带已系好,然后她习惯性的想要打开安全员监测面板,并随即想起这个时代的UAM早就没有安全员了。



    UAM起飞,向东飞去,帅小冰看着窗外的景色,回想起她和胡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以及第一次坐上UAM的时候。时间都过去那么久了啊……这几千年下来,现在仍然存在的亿航公司应该也发生了许多的故事吧?



    她收回目光看着身旁的小行李箱,这是星米星际的驾驶员标配装备,是老板寄给她的。小行李箱直接由小规模直接质能转换凭空制造而成,每一艘恒星际运输舰都有这能力,从食物到飞船备件都可以这么造。



    她已经进入郊区,沿着磁悬浮高架线路向东飞行,看着脚下一望无际的景观农田和星罗棋布的房屋。这条据墨心所说在21世纪就已经存在的磁悬浮线路仍在运行,从浦东机场到龙阳路站,然后进入地下隧道直达陆家嘴。



    右转向南飞行让帅小冰从回忆往事中回过神来,UAM已经到达了海边,然后沿着海岸线南下。这是帅小冰隔着几千年后第一次看到大海。西斜的太阳照向海面,将一朵朵浪花的顶部染成金色,而逐渐变暗的东边海面附近,已经亮起了海面上船舶的灯光。



    右前方灯火通明的大片区域就是上海市浦东机场了,UAM从机场东边进入航空管制区域,然后出乎帅小冰意料的直接降落在了机场东延伸段的小型停机坪上。停机坪上只有三架穿梭机,尾翼上都画着星米星际的标志,并且最靠南边的那架穿梭机已经放下了舷梯。



    UAM直接降落在舷梯前,帅小冰拎着小行李箱登上穿梭机,客舱内的大部分空间都装满了要运上逐光者号的各类物资,帅小冰也在货箱旁边把小行李箱固定好。



    走进驾驶舱,坐进加速椅,确保安全带系好,帅小冰做了几次深呼吸,这很有可能是她最后一次从地面出发了。



    穿梭机以自动驾驶模式滑行进入跑道并对准中线,然后加速,加速,再加速,从跑道上一跃而起,然后直接大角度加速爬升。它如一支利箭般穿透深蓝色的天空,惊雷般的音爆声吹散了它穿过的薄云。



    深蓝色的天空逐渐变黑,星星开始浮现于天空之中。穿梭机尾部喷射的金色光焰也切换成了蓝白色的,而帅小冰则正看着眼前如同点缀着璀璨碎钻的黑丝绒布的太空。



    说起来,帅小冰已经有两次被突然抛进陌生的时代了,前一次有赵帅和她一起,后一次有墨心和她一起。说起赵帅,她还记得两人在木星太空城看星星时的交谈,如今赵帅的理论也在银河系传开去了。还有叶希音姐姐,不知道他们俩度过了怎样的人生呢?



    而说到墨心,帅小冰看着手机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在距离太阳系三千多光年开外拍摄的星空,从那里看银河系要比她小时候在阳台上看到的银河系明亮一些,可能是因为没有大气层的干扰,也可能这三千多光年的空间中有星际物质密集区,遮了一点光。而太阳系在这个距离上仅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另一张则是星巡二号以0.99999999992c返航时拍摄的全景照片:前方是几圈颜色渐变的圆环,从边缘的深红,到炽热的黄色,然后是明亮的绿色。最内侧同时也处于正前方的那个大圆,则散发着耀眼的湛蓝,甚至最中心处还带点淡紫色。这些都是被多普勒效应强行拉进可见光区间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圆环的外面,飞船侧面靠前的位置,则看到许多各种颜色的,她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的十分模糊的东西。她并不熟悉星际红外线主要由什么产生,所以也不知道那是啥。



    侧面的一圈景象则是通常的黑色太空,帅小冰还发现有一道细细的彩条划过这一区域,彩条的颜色从前向后分别是紫蓝青绿黄橙红。这一景象通常被称作星弓,代表着飞船又飞过了一个恒星系。



    飞船的后面还是黑色太空,但就基本上没什么光源了。只看见散落着许多极其微小的亮点,它们原本都是高能伽马射线。



    而以后的她也能有大把的机会亲眼看见如此景象了,帅小冰这样期待着。



    穿梭机正在飞向地-L5点的太空城群,喜马拉雅号和逐光者号都停泊在那里。帅小冰看向舷窗之外,那个向阳面景色美好,背阴面灯火辉煌的地球,那个她家乡的所在之处。



    她回忆着她到目前为止的人生,她不断的离自己的家乡越来越远:从网约车司机,到UAM安全员,来到几个世纪后的木星太空城,又随星巡一号飞向深空。家乡和她被时间所分隔,越来越远,直至再也不见。



    但是过去终究已经过去,重要的是她的未来。帅小冰转头看向前方的浩瀚星空,她的眼角已有泪光,嘴角却微笑起来。她现在还不到二十五岁,而眼前的这片星辰大海,就是她将要去向之处,她的未来就在那里。



    现在,帅小冰即将最后一次离开家乡的所在之处,再次踏上通往群星之路。而这一次的她,可能就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今后的路,就只有她一个人走了。



































 



长大以后 我只能奔跑



 



我多害怕 黑暗中跌倒



 



明天你好 含着泪微笑



 



越美好 越害怕得到



 



每一次哭 又笑着奔跑



 



一边失去 一边在寻找



 



明天你好 含着泪微笑



 



却提醒我



 



勇敢是什么



   



 



 



 



The End



 



 



 



 



 



 



        ++++++++++++



 



  WaitThe End



 



 WellActually NoTake
a look at This



 



《人类司机》「非官方大事年表」



 



注意:这是个非官方的大事年表,由UnknownID(我)独自制作。但如果《人类司机》现阶段原文的部分设定和这个大事年表有冲突,请以这里为准



 



1952-04-09:罗伯特·祖布林出生



1962-09-12:肯尼迪登月演说



1967-10-10:《外层空间条约》生效



1969-07-20:阿波罗11号任务成员组着陆于月球静海



1972-12-19:阿波罗17号指令舱再入地球大气层并溅落于南太平洋



1976-07-20:海盗1号探测器着陆于火星Chryse平原



1995-,老板出生



1996-,《The Case for Mars》出版



1998-08-,火星学会成立



1998-,墨茶出生



2001-03-23:和平号空间站除役并受控再入,残骸落于南太平洋



2002-06-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立



2004-01-25:机遇号火星车紧随其姊妹着陆于火星子午线高原



2005-,木星冰月轨道器计划被取消



2020-07-23: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向火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



2020-12-17: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采集的月球土壤再入地球大气层并着陆



2021-01-05:位于南极的美国IceCube中微子观测站探测到一个中微子暴直穿地球,研究表明其来源于星系团1E 0657-558方向,产生原因未知



2021-05-15: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器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



2022-,天宫空间站一期建成



2022-,羲和空间观测计划启动



2023-05-,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利用电推与引力弹弓,使用多条日心大椭圆轨道,对金星,水星和近日空间进行多次飞掠探测



2024-NASAESA的合作企划: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实施



2024-,中国与俄罗斯经过一系列谈判,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包括集成电路芯片,有源相控阵雷达,航空发动机,高超音速乘波飞行器等领域进行全面深度合作与全面技术共享



2024-SpaceX星链系统中的一颗行将报废的卫星因重大技术故障在近距离上飞掠天宫空间站,天宫空间站使用伴飞小卫星在数十米外对其进行了全程近距观测



2024-CNSA与数家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合作推出了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最大起飞质量240吨(包括载荷),通过国产化安225改进型(引擎:罗伊斯·罗尔斯,Trent-1100-An航发,涵道比10,风扇直径3.5米,进气道直径4.5米,三转子 ,1-4-12-3-2-5, 总压比64,推重比5.625,整机额定推力360kn×6,有喷水加力(42%乙醇)系统)在南海上空直接空射,一级为大推力固推,只管到四万米,然后分离伞降。二级为配备可延伸喷管并在可延伸喷管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具备轴对称偏转矢量能力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燃气发生器火箭引擎,可节流至20%。主燃烧室富氧,燃气发生器富燃,燃气发生器尾气从喷管扩张段掺混入引擎排气,接近二级顶部的侧面有RCS。三级为同架构但以推力降低换比冲增加且没有矢量能力但仍然装备可延伸喷管的液氧甲烷燃气发生器火箭引擎,三级推进剂贮箱用了内压稳定半硬壳式结构,不能承受发射加速度,发射时喷管延伸段将暂时连在二级顶部。三级和有效载荷也直接固定在整流罩上,此时将直接由整流罩负责承受加速度,二级分离时打开整流罩把三级(包括可延伸喷管)和有效载荷放出去,然后再关掉整流罩准备整体再入,最后整流罩随二级一起在海上着陆船着陆回收。



长征十二号是专打小卫星的,主要服务于鸿雁星座与虹云工程的星座系统,在大规模生产下可以达到很高的周转速度



2027-,天宫空间站二期建成



2027-,中国率先成功量产3nm工艺表面等离子体光刻机与1nm工艺钻石-碳纳米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2027-,徐明出生



2027-06-,天问三号探测器发射,前往小行星带进行科学考察



2027-SpaceX宣布星舰系统进入商用



2027-SpaceX星链系统中的三颗行将报废的卫星因重大技术故障飞掠天宫空间站,天宫空间站紧急撤回舱外人员,并使用近红外氧-碘化学激光器将卫星击毁,中国随即宣布CNSA在太空垃圾识别,锁定与拦截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提出对SpaceX进行一定的赔偿



2027-NASA宣布启动载人火星计划,并开始研发基于核裂变反应堆与大功率VASIMR的大型地-火往返载人航渡航天器



2027-,火星学会与先锋航天公司宣布与CNSA进行深度合作



2027-,中国GDP超越美国



2027-,数家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共同提出了一项联合行星探测计划,此计划包括向CNSA租用一次长征五号的发射



2028-CNSA加入羲和空间观测计划



2028-,中国成功研发了:真空优化向,可长时间待命多次启动,拥有液氧补燃增推能力的大型NERVA推进器,达到百吨级推力与千秒级比冲(补燃:关)或两倍的推力与一半的比冲(补燃:开),达到国际先进性能



2028-,天问四号探测器发射,执行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8-SpaceX发射一枚星舰,将大量科学仪器与机器人运去火星,并在着陆后放出了大量吊在气球上的探测器以探索火星与火星大气。但由于不锈钢被火星地表富过氧化物环境腐蚀,星舰在火星一直无法放下任何科学仪器与机器人,最后星舰在火星矗立了不到半年,然后倒了(悲)



2029-04-14:小行星99942运行至靠近地球的极近点,天宫空间站将低功率工作的氧-碘化学激光器当作激光雷达,对其进行了探测,测距和持续锁定。同时俄罗斯进行了祝融星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有效载荷是一个动能拦截器,上面装满了分导核弹头,走超高高度高抛亚轨道,跟着天宫空间站的激光瞄准对小行星99942进行了一系列攻击,验证了使用核武器来改变潜在危险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来保护地球的技术。



此行为一度在欧美引起非议,但首先这也不算是在轨道上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第二他还真是正经的科学研究。不过引人思考的是,SpaceX却称赞了此次行动,称其为非常专业的



2029-09-25: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联合行星探测器组合体,探测器组合体将借助金星-地球-地球的引力弹弓,于2035-12-到达木星。其中木星考察探测器部分减速进入木星大椭圆轨道并对木星的数颗卫星进行飞掠探测,行星穿越探测器部分则借助木星弹弓奔赴天王星,并于2046-02-飞掠天王星,对天王星及天卫五进行飞掠探测。行星穿越探测器在此之后还将探索柯伊伯带小天体,并最终飞出太阳系。



联合行星探测计划的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民营航天正式进入行星际探索领域



2029-10-,上述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共同建立了中国商业发射联盟/CN Commercial
Launch Union
,与国外民营航天行业形成正面竞争



2030-05-,《人类司机》地面篇主线剧情开始



2030-07-,《人类司机》UAM篇主线剧情开始



2030-08-,处暑风暴



2031-,因多方面原因,NASA最终停止了基于核裂变反应堆与大功率VASIMR的大型地-火往返载人航渡航天器计划



2031-07-29: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发射天问五号木星探测器,探测器装备了核裂变反应堆与大功率工质电推,将借助金星-地球的引力弹弓,于2035-10-到达木星,并分别进入木星各卫星低轨进行长期考察,甚至还分别带了一个木卫二着陆器和一个木卫三着陆器。



2032-,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进步派上台,宣布终止对中国的一切对峙,解散反华体系,退至第三岛链,并开始在国内推行所谓改良资本主义新政。中国对其正式描述则为美国特色社会主义well well
well



2032-,上面级改装为NERVA推进器的两发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执行火星直击计划的第一轮发射,这次发射是无人的,没有带任务成员组



2033-,老板曾和赵帅基于宇宙社会学共同对未来人类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堪称准确的基本路线与时间表,此时老板的充电站生意也做的很不错,副业也让他赚了不少钱,于是想现在他看向时间表上的第一个节点:先进核裂变反应堆,清洁能源,新能源,生物燃料,以及长距离高压输电技术的大规模发展。



老板赶在风口的数年之前与朋友合作开了一家主要制造大容量蓄电池组,大容量超级电容,高压充电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方面的厂子,主要面向纯电汽车,新能源发电的储能池和能量缓冲池,以及对各类大型可充电设备包括充电宝的安全快速充电这几项需求,朋友主要出资,老板主要出技术。



风口到来,老板凭借通过稳扎稳打做研发已经成熟的自己的技术,以及已经积攒起来的知名度与顾客口碑,在国内市场夺得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老板招了一批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与他们继续讨论完善宇宙社会学,并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了老板自己的风险投资团队



2033-NASA宣布重启载人火星计划,并开始重新研发基于核裂变反应堆与大功率VASIMR的大型地-火往返载人航渡航天器



2033-CNSA向月球发射一台折叠大型深空望远镜,以此在月球表面部署了天文观测站



2034-,世界首批以二氧化碳//氨大批量工业合成食品级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的生产线在中国,俄罗斯,日本与巴基斯坦投入使用



2034-,上面级改装为NERVA推进器的两发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执行火星直击计划的第二轮发射,人类首次登上火星,任务成员组包括两男两女的四位中国航天员,任务指令长为邓清明,他也是大家最后决定好第一个下到火星地表的人



2034-,中国开始借助最高高到博士课程的大规模线上平台全科目多语言网课/题库/AI答疑/人工答疑综合平台,向全世界逐步输出革命



2035-,因多方面原因,NASA最终停止了大型地-火往返载人航渡航天器计划



2035-,美国宣布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35-,日本因为内忧外患和其他多方面原因宣布改组为日本人民共和国(但根据人民公投的结果决定暂且保留虚位天皇),并随即预谋已久的拿出了一套日本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可行性方案,然后很快以炸毁靖国神社与全面为二战道歉为投名状,与中国和俄罗斯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35-,福州-台北大型隧桥工程投入运行,可通车辆与300kph+一级的高铁列车,直接接入台湾省铁路线,同时台湾省全部铁路线升级至300kph一级



2036-,火星直击计划的第三轮发射,任务成员组仍为两男两女,包括一位俄罗斯女性航天员



2036-,中国宣布全面铺开6G移动网络与元宇宙相关硬件,由华为和小米负责供货



2037-SpaceXCNSA达成全面深度合作与全面技术共享,CNSASpaceX很快推出了全太阳系范围的下一代深空网络计划



2037-,老板与其风险投资团队成立了一家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并开始为时间表的下一个节点,也就是聚变系科技规划提前行动的方案



2038-,火星直击计划的第四轮发射,任务成员组仍为两男两女,包括一位俄罗斯女性航天员与一位日本女性航天员



2039-NASASpaceX开始在地球与月球轨道上建设大型空间站



2039-,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中心投入使用



2040-,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进步派上台,继续推行改良资本主义新政,同时再次提出“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的口号



2040-,火星直击计划的第五轮发射,任务成员组仍为两男两女,包括一位欧洲女性航天员与一位美国男性航天员



至此,火星直击计划保持常态化,每两年发射一轮,四位航天员登火,此后不再详述



2040-,老板变卖因为各类新型充电站泛滥且开始内卷而变得已经开始不挣钱的老充电站,将厂子托管给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计划好下一步要研发的东西,主要包括:太空中的氧气/水循环,有机废物的分解和再利用,使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甲烷与氧气,从火星大气中分离氮气,氩气和氙气,使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苯,乙醇,乙烯,丙烯,太空城建造相关,等等等等



然后老板把自己的整个身体用液氮一冻了事:人的寿命可不是无限的,想要得到他需要的东西,就不能留在这个时代,尽管十分原始,但也只能用这玩意儿Skip一下才行



2042-CNSA与中国商业发射联盟开始规划在喜马拉雅山脉建造大型质量投射器,俄罗斯航天局与欧空局也很快加入



2042-CNSA与中国商业发射联盟联合推出了重型智能化上面级的成品:长征九号C型运载火箭,第三级改成长征十二号上面级的相同设计,大整流罩随二级一起着陆回收。二级顶部加了一台改用再生冷却和自增压挤压循环设计的YF77B,六个可调节流喷口在二级上部斜朝下,返回时就靠它,发射时它作大推力游机用。同时一级和二级的主引擎都上全流量分级循环,一级改成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引擎,同时助推器改成两个侧芯级,总主引擎数量为20台。



2042-,俄罗斯航天局使用祝融星运载火箭的后期改型发射了一架折叠起来的重型火星科考飞机,并且成功着陆于火星。此火星飞机使用机翼上的薄膜光伏和发电/推进双模态NERVA供电,可在着陆后吸收并液化储存火星大气,然后在飞行时将其作为NERVA的推进工质。



没错!俄罗斯-火星诅咒终于被攻克了!



2043-,已经在火星低轨上待了半年多的SpaceX的改进型星舰系统着陆于在火星直击计划第六轮发射中到达火星的航天员用NASA另外发射过来的大部件建造的发射台上。在航天员着陆处与发射台旁边的地下1100米处发现了大型地下液态水热泉,所以发射台旁边设置了星舰运来的大型化学火箭燃料合成站,以大型核裂变反应堆供能,可以使用从管道抽上来的水和作为火星大气主要成分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氧甲烷低温推进剂组合,并可将其长期大容量储存。同时此发射台具备完善的燃料加注与货物装卸能力,此地点后被命名为冯·布劳恩航天发射场



2045-CNSANASA,俄罗斯宇航局与欧空局在月球设立了第一个有人长期基地(配备生态循环系统的雏形设备),四名宇航员入驻其中,计划上是每年一轮换,四大航天局和国内外数家民营航天企业将轮流负责相关发射任务



2046-,中国商业发射联盟开发了一种小型人造卫星,用于清理太空垃圾,将他们批量捕获,然后带进大气层同归于尽



2046-11-07:俄罗斯联邦改组为俄罗斯社会主义人民联邦,国歌改成了由Сергей
Вертинский
演唱的《Прекрасное далеко (Remix)》。俄罗斯总统表示接下来的发展路线将基于俄罗斯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日本与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快升级为所有国家互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46-白俄罗斯共和国与乌克兰宣布改组为白俄罗斯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与乌克兰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很快以独立身份加入俄罗斯社会主义人民联邦,但内政相对独立,类似于欧盟内部成员国关系



2048-,老板的风险投资团队不苛重金的投资了特高压长距离输电与配电技术



2048-CNSASpaceX以及中国商业发射联盟联合推出第三代星链系统。同时CNSANASASpaceX,俄罗斯宇航局,欧空局,以及世界上的绝大部分民营航天企业,陆续开始分工部署下一代深空网络系统,并且与此同时,大家也开始开始共同规划地球的同步轨道天基光伏阵列系统



2049-,中国的量子计算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第一代高性能通用量子计算机诗云在中国西南地区某国家数据中心投入使用



2049-,中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开始小规模量产第一代商用聚变堆(托卡马克),并将其接入电网供电



2049-,喜马拉雅质量投射器投入使用,他可以以超过十马赫的起飞速度发射大型TSTO二级空天飞机。空天飞机一级使用斜爆震超燃冲压推进,二级使用全流量分级循环氢氧火箭引擎(与RS83同级),可将大量有效载荷送去450km近地轨道,设计发射周期为每45分钟发射一次。



喜马拉雅质量投射器并不会让长征九号C型运载火箭直接退役,前者还是会有一些超大超重的东西运不了,那只能后者来运。不过说实话,长征九号C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其实本来就倾向于技术储备,实际发射次数并不算太多。



2049-1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人民共和国,俄罗斯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联合巴基斯坦人民共和国,德国,法国,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以及阿富汗,尼泊尔,缅甸人民共和国等国家,正式成立人类革新联盟,与美国及北约体系分庭抗礼,既合作,又竞争



历史界通常认为太空大拓荒时代是在2049年正式开启的



2051-NASAESA终于联合推出了基于旋转爆震变循环涡扇-斜爆震冲压-火箭三相变循环引擎的单级入轨空天飞机,小运量但灵活性很高,与喜马拉雅质量投射器形成竞争



2051-NASA的大型地-火往返载人/货运航渡航天器终于在近地轨道装配完成,依靠基于核裂变反应堆与大功率VASIMR,将地火转移时间缩短至略长于90天。NASA开始与ESA合作进行火星载人科学考察



2051-,数家中国民营航天企业计划作了一个关于火星殖民的计划:从2070年开始,每两年一次,在当年的地-火循环轨道(环日椭圆轨道,可以带着航天器周期性的掠过地球和火星)上使用上面级改装为NERVA推进器的长征九号C型运载火箭发射大型深空居住舱,带10KW级光伏系统供电(使用可收放薄膜光伏系统,与天宫空间站同级),用钢缆与配套的大型NERVA推进器(工质用的液态甲烷,可液氧补燃增推)相连,整体旋转模拟重力。



由于CNSA与中科院已经在联合研发第一代航天器聚变推进系统,预计在207X就能推出初代产品,NASAESA在这方面上的计划研究进度也差的不多,同时国内外的行星际VASIMR航渡拖船技术也都已经实用化,因此大家普遍对这个计划不看好。



但是老板的风险投资团队却把这几十年投资和开厂搞生产以及研发技术赚到的钱的大部分都投资在这个项目上,他们认为从实用化到民用化的路途还长的很,并且民用是很看重成本的,另外现阶段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在207X甚至不足以在209X建造大型环形航天器以通过旋转模拟重力,剩下小部分的钱他们主要是投在了如何在火星开矿获取资源上



2053-CNSA在近地轨道上对接组装了一台大型内太阳系航渡航天器,依靠大型天基光伏阵列与大功率VASIMR,可在木星轨道以内来去自如,且可装备多种重型载荷,包括并不限于科学探测模块,货运固定桁架与充气式生活舱,将主要用于地-火航程与地-金航程



2053-,中国核工业集团正式开始大规模量产并出售第一代商用聚变堆(托卡马克)



2054-,《真名实姓》主线剧情开始



2054-“Disconnection”事件发生



2054-,曾为人类的第一位强AI在人类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诞生



205X-,各国已逐步淘汰化石能源,汽车和飞机大多改用基因改造细菌制造的人造碳氢化合物燃料,由于地球的天基光伏阵列系统还没实装,第一代商用聚变堆(托卡马克),先进核裂变反应堆与新能源迎来了热潮,与此同时中国的特高压长距离输电系统也已经遍布全球



2061-,火星直击计划的航天员们在距离着陆点数百公里处发现了一个可作为殖民地选址的几乎理想的地点:地下一千四百米处有巨量地下液态水热泉资源,甚至热水里的重水含量超乎寻常的高,附近数十公里内有各种矿的矿脉,位置接近赤道阳光充足,等等等等



对殖民地应该受地球上哪国管辖的争议持续了很久,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通讯都有好几光分的延迟意味着殖民地只能自治,于是最后决定殖民地先在名义上暂时直接受联合国管辖



2063-04-05:深蓝空间技术公司成立



2067-SpaceX推出了自己的火星殖民计划,因为SpaceX已经在火星数个有液态水热泉资源的地方建造了发射场。另一方面,CNSA表示不会插手火星殖民相关,称能和外国民营航天企业真正正面对拼的只有中国民营航天企业,CNSA会尽可能对中国民营航天企业提供帮助,但不会亲自上阵



2070-,殖民基地进入主体建设,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研发的技术在初步建设殖民地时帮了大忙,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大赚一笔



2070-,上面级改装为NERVA推进器的三发长征九号C型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台大型深空居住舱,同时深蓝空间技术抢下竞标,三发重型运载火箭发射三艘重型载人飞船,将十二位科学家与殖民者们以及航程中以及到达火星之后最初半年所需要的补给送上深空居住舱,奔赴火星



2070-SpaceX发射了一艘星舰,带着三台大功率先进核裂变反应堆,给殖民基地送去,深空居住舱里的人也去那里



2072-,第二台大型深空居住舱被发射,还是由深蓝空间技术抢下竞标负责地面到深空居住舱的航程,还是十二位科学家与殖民者们奔赴火星,从此以后都是每两年送去十二个人,故不再详述



2072-SpaceX发射了一艘星舰,带着十二位科学家们和殖民者们奔赴火星,从此以后都是每两年送去十二个人,故不再详述



2073-,中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开始小规模量产第二代商用聚变堆(仿星器),并将其接入电网供电



2074-,首个大型地面光伏阵列发电场在已经初步建成的殖民基地旁同步建成,且光伏板都是用火星当地的硅在当地制造的



2075-,地球天基光伏阵列系统一期工程(包括配套地面站)的建设正式启动



2077-CNSA与中科院联合推出了第一代航天器聚变推进系统,采用惯性约束聚变。



首先小型线圈炮高速发射氘化锂6靶丸,靶丸射入梯度磁场压缩线圈组减速并被迅速压缩至接近聚变条件。最终点燃聚变的则是高能半导体激光器:四个激光器和分光镜与分布在一前一后两个圆环上的四组共48个反射镜,四组点火系统轮流启动以更好的散热,靶丸通过压缩线圈组并立刻被来自12个方向的激光束引爆。靶丸包裹材质使用含硼与铁的聚乙烯,把快中子尽可能转化为光辐射与热能。聚变产物随即通过磁约束喷管排出并产生推力,磁约束喷管通过减震器组将推力传给引擎支撑结构。减震器组上有发电机,利用减震器中部分原本会被浪费掉的动能来发电,同时两个圆环的外围装了一圈聚光型高效能光伏模块,用于尽可能的回收原本会被浪费的辐射能量用来发电。



这种聚变引擎架构还比较原始,工作效率并不算高,但也算是比较好用了:他能给120吨质量的大型深空航天器提供0.012g的推力,240000秒的比冲,以及至少690km/s的总可用速度增量(设航天器质量中25%为氘化锂6靶丸)。



由于这种聚变引擎架构的发电能力还不是很强,去除聚变引擎工作需要的电力之后,还能留下大约10.3KW的电力供给全航天器,但是聚变引擎不可能24小时开着,所以使用这种引擎的大型深空航天器通常会再带一台10KW级先进核裂变反应堆,主要负责在聚变引擎不工作时供能



2077-CNSA在近地轨道对接组装了一台装备聚变推进系统的大型深空航渡航天器



2077-,中国核工业集团正式开始大规模量产并出售第二代商用聚变堆(仿星器)



2080-JAXA宣布与CNSA合并,成为CNSA日本分部,并与RocketLab合作,推出了新一代的小型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平台



一座海上发射平台被实验性的安装在新建的永暑岛航天基地旁边的海上,距离海岸约140米,通过航天器运输轨道与陆地相连,作为其发射平台



2083-,人类第一座火星城市开始建设,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研发的技术又一次帮了大忙,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又一次大赚特赚



2083-CNSA执行了两次行星际考察任务,让航天员登上了木卫三与土卫六



2087-,地球天基光伏阵列系统一期工程(包括配套地面站)的建设进入高潮



2091-CNSA捕获了一颗含很多矿的近地小行星,并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将其分解成矿运回地表,验证了小行星采矿的相关技术



2092-CNSA在天宫III空间基地上安装了一台折叠式干船坞,这个船坞将主要被用于对大型深空航天器进行维修和保养



2094-,中科院推出了第一代生物休眠舱



2097-,地球天基光伏阵列系统一期工程建成,地球上大部分还存在的煤/石油火电系统被除役封存,只留下小部分的天然气火电系统



2098-,人类第一座火星城市建成



2098-,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在火星购买了一组服务器机房,作为新的火星数据中心



2101-,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确信了下一步要大力投入的方向:为大型空间基地和未来的太空城设计的大型生命支持-生态循环系统。因为小型化生命支持-生态循环系统是未来恒星际殖民所必须的,没有他的话氧气和水还有其他东西就只能使用化学方式联合大型动植物-微生物联合培养仓进行高人工介入的资源循环,配备生态循环系统的雏形设备的那个大型月球基地———现在已经变成月球城市了,以及火星上的那座火星城市,他们用的都是这套东西,而且都还算好用。



但是这套雏形设备他就比较耗电,也不能像真正的生命支持-生态循环系统那样可以超长期较低能耗受控自持运行,而且大型动植物-微生物联合水培仓现阶段还没法小型化,其鲁棒性也不算很高,所以这套雏形设备他也没法小型化。



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化学方式部分的小型化,一个是培养仓部分的小型化,当然全系统的鲁棒性也要增强,这些都是必须要有的。



2103-,中国的定向能技术再获重大突破,中科院在天宫III空间基地实装了用于防微流星和太空垃圾的大功率紫外波段半导体激光器



2111-,天宫III空间基地正式实装了一台大型环形居住舱,其将以较低速度旋转,通过惯性离心现象来模拟重力



2112-,人类开始在日-L1点建造第一代大型圆筒式长自持力空间基地



2125-,地球天基光伏阵列系统二期工程建成,地球上的大部分先进核裂变反应堆与几乎所有第一代商用聚变堆(托卡马克)被除役封存,只留下大部分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与小部分第二代商用聚变堆(仿星器)



2127-,深蓝空间技术公司正式加入中国商业发射联盟,成为其中的一员大将



2132-,第一代大型圆筒式长自持力空间基地在日-L1点建设完毕



2133-,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往中国对第二代聚变引擎的研发中投了很多钱



2143-CNSA与中科院联合推出了第二代聚变引擎,采用线性动态磁约束架构。



具体说来,这是个动态磁镜列-Z^θ箍缩直喷架构:燃烧室共有两级,聚变燃料用的是液态氘。在使用之前预先将氘自旋极化,然后注入初级磁镜燃烧室里反应产生氦3,然后氦3和没反应完的氘进入次级燃烧室进行反应变成氦4。次级燃烧室同时使用多重嵌套磁镜和Z^θ箍缩效应装置进行持续点火,然后反应产物通过加速喷管排出产生推力。



燃料用的是液态氘,意味着不需要预先制造燃料靶丸。快过程反应的优点就是能把东西一次反应完,这样就能最大限度避免漏磁问题。加速喷管也会同时利用反应产物的多余能量来发电,因此发电能力大大提高。这种聚变引擎可以给120吨质量的大型深空航天器提供0.012g的推力,1200000秒的比冲,100KW级的发电能力,以及至少3452km/s的总可用速度增量(设航天器质量中25%为基于液态氘的聚变燃料)。



2143-CNSA正式更名为CNSA
Fleet



2147-,人类计划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建造六座中型长自持力太空城,材料绝大部分从小行星上开矿获取,少量关键物资从地表运来



2147-RKA宣布加入CNSA
Fleet
,但保持相对独立性,作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167-,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六座中型长自持力太空城建成,同时环月球加速器开始建造



2167-,人类开始大批量移民火星与太空城



2174-,环月球加速器竣工并开始运行



2177-,继NASA Fleet ESA
Fleet
之后,CNSA Fleet也组建了一支军事化太空舰队,主要装备大功率紫外波段半导体激光器与NERVA+核长枪+激光雷达/IRST组合的重型远程太空导弹,观测是红外/可见光巡天镜和激光雷达



2177-,人类革新联盟开发了第一代具有完善人格矩阵的强AI,并首先部署于部分火星城市



2183-,人类革新联盟公开倡议人类尊重强AI的人权,并倡议将部分对强AI的非物理伤害与适用于人类的相关法律等效,但是与此同时这个倡议在这个时代终究只是个倡议而已



2193-,某个国籍似乎为美国的恐怖分子劫持了一艘无人货船,将其撞向一座月球城市。最后是CNSA Fleet负责拦截,但还是漏下了几个大碎片,最后是NASA Fleet补的刀。



由于三支军事化太空舰队建立的初衷都是清扫太空垃圾,拦截小行星和微流星,紧急救援与其他紧急任务,以及空间天气预报等杂活,本来就是和太空军分开的。因此对于“太空是否应该成为战场”的讨论很快在全太阳系铺开,结果是三支太空舰队给加上了维和的工作



2201-,人类首次在木卫三设立了有人长期研究基地



2202-SpaceX将总部搬迁至火星



2207-,高效能激光尾场加速器武器化实验在火卫一进行,超高能电子束给火卫一烧出一个洞,然后火卫一爆炸,火卫一的残骸被很多设备分解成矿和其他资源,用于在火星轨道建造太空城



2211-,火星天基光伏阵列系统一期工程开始建造



2222-,地球的一个强AI通过挖币买下了自己容身的超算,当时地月系不承认强AI有人权和财产权,此事在地球引起轩然大波。而火星方面则举行人民公投,结果是将强AI等同于公民,人类革新联盟后来帮忙租了一艘航天器帮忙将此强AI送去了火星,并与火星方面联合宣布双方结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230-,火星天基光伏阵列系统一期工程全部竣工



2242-,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将总部搬迁至火星,并将钱投进火星建设与外行星开发



2263-,深蓝空间技术公司将总部和研发中心迁移至位于火星子午线高原的火星城市



2280-,为了让自己在科技研发方面与地月系平起平坐,火星开始建造环火星加速器



2280-,火星天基光伏阵列系统二期工程开始建造



2283-,人类掌握冷冻躯体解冻技术



2283-,老板第一次苏醒并前往火星



2284-,老板认为接下来应该将钱投去舰载生命支持-生态循环方面和基因技术相关,因为都是未来星际殖民必备的,风险投资公司认为有道理,于是大家花了很长时间做了许多讨论



2285-,讨论的结果是这个时代的相关技术成熟度还不够,所以老板第二次进入冬眠,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随后开始按照讨论得出的计划开始往聚变引擎相关技术的研发中投钱



2298-,火星天基光伏阵列系统二期工程全部竣工



2300-,环火星加速器竣工并开始运行



2311-SpaceX正式加入中国商业发射联盟,中国商业发射联盟很快在SpaceX火星总部的马路对面买了栋楼,在火星正式设立了第二总部



2320-,中国在外种子型同步辐射光源线性波荡器相关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自由电子激光器武器化研发计划进入日程



2333-CNSA Fleet正式装备了自由电子激光器主炮,由于加速器与波荡器段与聚焦镜组段是分开的,因此后者可以位于炮塔里,这让主炮拥有了大离轴角射击能力



2343-,太空城/外星基地用大型生命支持-生态循环系统在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与深蓝空间技术公司的合作项目中被初步研发成功



2361-,要求火星独立的声音在火星方面已经很大,美国及北约体系因自身利益而反对,而人类革新联盟,CNSA Fleet和中国商业发射联盟则支持,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也支持,甚至还和深蓝空间技术公司一起给请愿活动投资了经费



2380-,根据环火星加速器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理论,人类在火星首次合成了强核力极化材质



2381-,借助由强核力极化材质制成的聚焦镜组,CNSA Fleet将自己的自由电子激光器主炮从X波段升级为伽玛波段



2384-,来自深蓝空间技术公司的一个名为「Solomon·Epstein」的研发团队,研发并制造了基于强核力极化材质的新一代高效能惯性约束聚变引擎,然后将其装上了飞船。



“所以我还是想先来句名言。Let's see if this is just a fancy and unusefulness gadgetOr whether it actually works



AndIt actually works



2386-,第三代聚变引擎可以达到与第二代聚变引擎相同的比冲,但推力却增强百倍,发电能力也比第二代聚变引擎还强的多,甚至还能小型化。此时的火星的科技研发能力与地月系不相上下,工业体系生产力也足够且肯定能自给自足(当然还是要去挖小行星),居民超过一亿,拥有完善的独立文化,太空舰队也全面换装第三代聚变引擎与新一代定向能武器。火星现在已经拥有了独立所需的资本



2388-,火星宪法共和国成立



2388-,火星宪法共和国官方科学考察/武装维和舰队MCR Fleet成立,并和人类革新联盟,CNSA FleetSpaceX,以及中国商业发射联盟结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也给MCR
Fleet
的建设投了不少钱



2390-,木星太空城群开始建设



2400-,木星太空城群一期建设完毕



2410-,木星太空城群二期建设完毕



2420-,木星太空城群三期建设完毕



2421-,以CNSA Fleet,深蓝空间技术公司与SpaceX为首,再带上中国商业发射联盟的其他成员和RKA,正式提出了太阳系国际舰队这个概念



2422-,木星太空城群方面,星环城作为太阳系最先进的居住/科研用太空城而建设完毕,这个太空城是由CNSA Fleet投资建设的,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也投了很多钱,深蓝空间技术公司也投了很多钱



2427-,木星太空城群建设完毕,具备依靠木卫系资源长期自持运作的能力,在近木超低轨道设有聚变燃料提取用太空城,作了临近空间气动优化,依靠聚变引擎抵抗高层大气阻力,使用软管吸取木星大气并大批量提取聚变燃料



2430-,太阳系国际舰队正式成立



2430-,星环城建设完毕,作为太阳系国际舰队的总部而投入使用



2442-,老板第二次苏醒,因为这个时代的各方面技术力已经足够,老板和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决定开始行动,并将实验场地选在了木卫二



2444-,木卫二渔业公司成立



2444-,老板第三次进入冬眠来Skip



2450-,恒星际引力透镜观测网络上线



2477-,地月系太空城群建设完毕



2486-,比邻星殖民计划启动



2490-,太阳系深空网络系统正式拥有恒星际超远程激光通讯能力



2496-,比邻星殖民舰队从太阳系出发



2504-,木卫二生态系统控制计划得到完全成功,木卫二渔业开始卖鱼



2521-01-05:中国的锦屏山中微子观测站探测到一个中微子暴直穿地球,研究表明其来源于星系团1E
0657-558
方向,产生原因未知



2530-,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开始投资简并态物质与人造引力波相关技术,但这次是他们自己决定的,和老板以及赵帅都无关



2538-,强AI人权运动的导火索事件



2540-,「大灾难」事件发生



2541-,强AI人权运动开始兴起



2542-,太阳系国际舰队的人造引力波实验取得成功



2543-04-,《人类司机》宇航篇主线剧情开始



2543-,人类掌握了恒星际运输舰的制造技术



2543-,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的舰载生命支持-生态循环技术进行了长期实验并成功



2543-,老板第三次苏醒,和赵帅去地球旅行



2544-01-01:星巡一号启航



2544-,老板第四次进入冬眠



2548-,比邻星星系殖民化一期工程完工



2550-,太阳系观察到海山二成为超新星



2550-,深蓝空间技术公司秘密开发的泛用型意识转移技术秘密实验成功,共有一人从冬眠中苏醒并很快上传意识(此事保持保密)



2552-03-,对星巡二号的改装工作开始



2553-,星巡二号启航



2553-,深蓝空间技术公司独自开发了奇点引擎与零式驱动相关技术,并且确认他们已经掌握了大型恒星际运输舰的制造技术———因为他们真的往Trapplist-1星系发射了一艘无人运输舰



2553-,老板第四次苏醒并懊恼自己时间点估晚了,他迅速带着舰载生命支持-生态循环技术跑去了深蓝空间技术公司火星总部



2553-,老板与中国商业发射联盟和深蓝空间技术公司进行深度交流,并逐步发掘当年的秘密



2554-,老板发现了秘密,然后大家开始一起计划恒星际殖民任务



2555-,大家开始设计并筹划建造休伯利安/Hyperion号星际殖民母舰



2559-,休伯利安/Hyperion号星际殖民母舰于火星乌托邦平原轨道造船厂建造完成



2559-,木卫二渔业有序解体,大部分设施和大部分人员成立新公司,剩余部分与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合并,开始筹划准备要搞事情



2559-,深蓝空间技术公司有序解体,大部分设施与部分人员移交给中国商业发射联盟,老板的风险投资公司与其剩余部分很快合并



2560-01-01:休伯利安/Hyperion号星际殖民母舰从太阳系出发,航向Trapplist-1星系



2600-,休伯利安/Hyperion号星际殖民母舰到达Trapplist-1星系



2601-Trapplist-1星系殖民化一期工程完工



2602-03-10:星米星际运输公司在Trapplist-1星系正式成立



2604-04-09:包括休伯利安/Hyperion号在内的十艘星际殖民母舰,从Trapplist-1星系启航,飞向星辰大海,奔赴不同方向



  



 



 



The
End



 



 



 End?



 



 



 NopeIt's just the Beginning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